
当你听到“云浮”这座粤北的朴素小城,可能会浮现出的是青山绿水和悠悠的乡间生活。但如果告诉你,这个曾经在对外开放格局中“隐身”的地方,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跃升为RCEP(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)版图中的一颗“经济明珠”,你是否会重新审视它的实力和潜力?
云浮的崛起,绝不是偶然,它像一个围棋高手,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大棋局中悄然落子。过去三年,云浮以RCEP为东风,破除山区发展的路径依赖,全面吹响了“从末梢向枢纽跃升”的冲锋号。RCEP对其的意义,好比给小城装上了一个强劲的国际化引擎,推动本地企业从内部循环转向区域融合。显然,云浮正亮出自己在全球化舞台上的一张全新名片——“你低估了我的速度”。
先来说破局。曾经,云浮在很多人眼中是市场的边缘人,经济腹地属性明显,既要依赖粤港澳大湾区的“溢出效应”,又很难“吃到肉”,顶多啃些“骨头”。但现在,情况完全翻了个个儿。在粤港澳大湾区和RCEP两端的拉力下,云浮不再满足低维度的“接受辐射”,而是主动扛起“区域桥梁”的作用。不再是那个“等着湾区机会砸过来”的云浮,而是会到RCEP兄弟们家里“串门”的云浮。通过首届RCEP大会建立合作框架到明年丰硕的合作成果落地,这一弹一扣之间,已经让云浮的对RCEP进出口额实现了27.6%的年增速。
光有愿景可不够,还得有“出路”。云浮用交通设施告诉世界,“路通财富通”的大道理并非老调。翻开云浮的交通地图,高铁、高速公路到港口、航线统统在线,堪称粤北的一盘“交通麻将”。深南高铁和广湛高铁更是重头戏,不仅让云浮从地理上的边缘位置摆脱,还让这个“后花园”走进了大湾区“半小时经济圈”。换句话说,坐在云浮的小茶馆里喝肉桂茶,嘴还没润透,就能到深圳开个会、去珠海看一场晚上的汽车展。这种便利化带来的不是生活方式的改变,而是经济圈层的快速融汇。
说到黄金水道西江,不少老云浮可能还有点记忆。小时候,这条河悠悠穿城而过,拉着大船载着难得的资源来来去去。而如今的西江已被云浮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平台,高质量港口集群拔地而起,1.5亿吨的年最大货运能力让它从“普通河流”蜕变为经济巨龙。数据告诉你,2024年的西江运输货量暴涨14.9%。
交通网搭得这么好,产业能不上道吗?云浮的企业不再满足于“单打冠军”,开始玩“全球产业链条”的协奏曲。不锈钢餐厨具、肉桂加工、石材制造这些看似传统的领域,云浮却玩出了花。像凌丰集团跑到泰国建基地,用东盟的关税政策赚得钵满盆满;而石材行业则深耕越南、马来西亚的矿区,攒出自己的跨境供应链,一边做全球贸易一边炫技。再看南药,云浮把占全省半壁肉桂种植面积的优势变成拳头产品,附加值提升了30%,这种从资源端向深加工攀升的路子,简直就是地方经济成长的标杆。
当然,光卖货还不够,还要提升“软实力”。云浮这几年在人文交流和企业服务上可谓不遗余力,职业教育国际化、一站式企业服务、侨务资源的精准利用,让不少企业和人才切实感到“赚钱有路、出海有道、遇事有靠”。比如签了700多份RCEP原产地证书,一年就帮企业搞定了2.4亿元出口金额。这不仅让企业主信心倍增,也让业界看到了云浮的政务服务到底有多"接地气"。
很多人可能会问,云浮干这出,到底图什么?实际上,图得简单,过程却复杂。守住一座小城不难,难的是让它从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地转身成为连接世界的“新中心”。下阶段的云浮很清楚,光“走出去”还不够,它得“走进去”,让当地企业嵌入区域合作的双向链条上,比如在更多的领域提升深度参与的能力。
总之,云浮这个低调的“山区老乡”用三年的时间告诉大家,格局大的人生,终究不受限于生长的地方。未来,当更多的云浮企业不小心出现在RCEP政策的重点报告中,我们也别吃惊,毕竟,这座小城正在用行动书写一个“后发赶超”的逆袭故事。而我们,有没有勇气像云浮一样,接轨从未涉足的格局,直面对未知的开放命题呢?
配资之家80809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